谒三闾大夫祠

国风不入楚人辞,天使离骚续国诗。 空笑郑姬亡土地,几曾罗水没须眉。 残烟柳影连湖暗,旧苑乌啼落日迟。 为客亦寻詹尹卜,片心将付白云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拜见。
  • 三闾大夫祠:祭祀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祠堂。
  • 国风:《诗经》中的一部分,代表中原地区的民歌。
  • 楚人辞:指楚国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屈原的作品。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属于楚辞。
  • 郑姬:指郑国的女子,这里可能指代郑国的衰落。
  • 罗水:可能指楚地的河流。
  • 须眉:男子的代称。
  • 残烟:残余的烟雾。
  • 柳影:柳树的影子。
  • 湖暗:湖面显得暗淡。
  • 旧苑:旧时的园林。
  • 乌啼:乌鸦的叫声。
  • 落日迟:太阳落山得晚。
  • 詹尹卜:古代的卜者,这里指寻求占卜。
  • 片心:心意,心愿。
  • 白云知:比喻心事只能寄托于自然,无人知晓。

翻译

国风未曾流入楚人的辞章,似乎是天意让离骚成为续写的国诗。 空笑郑国的女子导致了国土的丧失,几时曾见罗水淹没了男子的须眉。 残余的烟雾和柳树的影子使湖面显得暗淡,旧时的园林中乌鸦的叫声伴随着晚霞迟迟不落。 作为旅人,我也寻求詹尹的占卜,但我的心愿只能寄托于白云,无人能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楚国历史和文化的回顾,表达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离骚》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楚国兴衰的感慨。诗中“国风不入楚人辞,天使离骚续国诗”一句,既展现了楚辞的独特性,也暗示了屈原作品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后文通过对郑国衰落和楚地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