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菭

青菭有馀绪,浮海独缠绵。 日出能含影,龙归得抱涎。 秪当生水国,不欲到人烟。 若使克彝鼎,山珍无此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菭(hǎi tái):一种生长在海边的植物,可能指的是海藻或类似植物。
  • 馀绪(yú xù):剩余的部分,这里指海菭的残余或延伸。
  • 缠绵(chán mián):形容情感或事物的持续不断,这里形容海菭在海中的生长状态。
  • 含影(hán yǐng):指物体在光线下的影子,这里指海菭在日光下的影子。
  • 抱涎(bào xián):涎指口水,这里比喻海菭像龙一样在水中环绕。
  • 水国(shuǐ guó):指水域,这里特指海洋。
  • 人烟(rén yān):指人类居住的地方。
  • 克彝鼎(kè yí dǐng):彝鼎是古代的礼器,克指能够成为,这里指海菭如果能成为彝鼎那样的珍贵之物。
  • 山珍(shān zhēn):指山中的珍贵食材。

翻译

青色的海菭残留着它的余脉,独自在海中缠绵生长。 日出时能映出它的影子,龙归时仿佛能拥抱它的涎液。 它只愿在水的国度中生长,不愿到达有人烟的地方。 如果它能够成为彝鼎那样的珍贵之物,山中的珍宝也无法比它更鲜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海菭在海中的独特生长状态,通过“缠绵”、“含影”、“抱涎”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海菭与海洋的和谐共生。诗中“秪当生水国,不欲到人烟”一句,表达了海菭对自然环境的依恋和对人类世界的疏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结尾的“若使克彝鼎,山珍无此鲜”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海菭的独特与珍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奇妙生物的赞美之情。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