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题

静倾山水足清音,一片閒云万里心。 拥膝苏门供坐啸,移情东海有鸣琴。 江空野鹤迎风唳,月冷归龙抱石唫。 语不惊人真愧我,诸君何以答登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阙题:没有题目的诗。
  • 静倾:静静地倾注。
  • 清音:清脆悦耳的声音。
  • 閒云:悠闲的云。
  • 拥膝:抱着膝盖,形容一种闲适的坐姿。
  • 苏门:指苏门山,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相传是古代隐士苏秦的隐居之地。
  • 供坐啸:供人坐着长啸,形容隐居生活的闲适。
  • 移情:转移情感。
  • 东海:指东海之滨,泛指东方。
  • 鸣琴:弹琴,琴声悠扬。
  • (lì):鸟类高亢的鸣叫声。
  • 归龙:归来的龙,比喻隐士。
  • (yín):吟咏,吟诗。
  • 登临:登高望远。

翻译

静静地倾注山水,足以听到清脆悦耳的声音,一片悠闲的云彩映照着万里之外的心境。 抱着膝盖坐在苏门山,供人坐着长啸,转移情感到东海之滨,那里有悠扬的琴声。 江面空旷,野鹤迎风高亢地鸣叫,月光清冷,归来的龙抱着石头吟咏。 言语不惊人,真是愧对我自己,各位朋友,你们将如何回应我的登高望远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士山水的画卷,通过“静倾山水”、“閒云万里心”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拥膝苏门供坐啸”与“移情东海有鸣琴”两句,巧妙地将隐逸与音乐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结尾的“语不惊人真愧我,诸君何以答登临”则透露出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交流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张应申

张应申,字维贞。东莞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一五九七)举人。有《二酉山房草》。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二有传。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