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石翁画虞山古桧

·
虞山老桧三株青,斗坛半掩招摇星。道人丹成化鹤去,三桧夭矫飞龙形。 是谁手植经千载,曾见昭明读书在。几回天上葬神仙,不独人间变桑海。 古人今人绕树行,古今人去树长生。乃知劲气合元化,不与凡木争枯荣。 长洲老石好异者,百里携杯游树下。浩嗟天下有树此树无,我去此树何人图? 三日经营双眼力,满空苍翠移真迹。鹤骨虬筋左纽文,雷裂霜皴古秋色。 日暮袖归归不得,满山风雨山灵惜。居然赠与卧云人,长啸寒风生石壁。 于乎!石君诗画天下知,此笔尤为天下奇。劝君风雷当掩户,恐化蛟龙擘空去。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山:位于今江苏省常熟市。
  • 桧:guì,一种常绿乔木。
  • 斗坛:指道观中的祭坛。
  • 招摇星:北斗七星的第二星,此处可能指北斗星。
  • 丹成:炼丹成功,指道士修炼成仙。
  • 夭矫:形容树木姿态矫健。
  • 昭明:指南朝梁的昭明太子,喜好文学。
  • 桑海:比喻世事变迁。
  • 劲气:强劲的生命力。
  • 元化:自然的变化。
  • 凡木:普通的树木。
  • 长洲老石:指张渊自己,长洲是他的籍贯。
  • 虬筋:形容树干扭曲如龙筋。
  • 左纽文:指树纹扭曲如左旋的纽带。
  • 雷裂霜皴:形容树皮因雷击和霜冻而裂开。
  • 山灵:山神。
  • 卧云人:隐士。
  • 于乎:感叹词,相当于“啊”。
  • 擘空:破空而去。

翻译

虞山上有三棵古老的桧树,青翠挺拔,道观中的祭坛半掩在北斗星下。道士修炼成仙后化鹤飞去,留下这三棵桧树如飞龙般矫健。

是谁种下这三棵树已有千年,曾见证昭明太子在此读书。天上的神仙多次葬身于此,不只是人间世事变迁如桑海。

古往今来的人们围绕着树行走,而人们离去后树依然长存。由此可见,这三棵树的强劲生命力与自然变化相融合,不与普通树木争枯荣。

我,长洲的老石,好奇异之事,百里迢迢带着酒来到树下。我感慨天下有此树而别处无,我离开后,谁来描绘这三棵树?

经过三天的努力,我用双眼捕捉满空的苍翠,将真迹移至画中。树干如鹤骨龙筋,纹理扭曲如左旋的纽带,树皮因雷击和霜冻而裂开,呈现出古老的秋色。

日暮时分,我带着画作归来,却因满山风雨而感到山神的珍惜。我居然将这画作赠与了隐士,他在石壁旁长啸,寒风随之而生。

啊!我的诗画天下皆知,而这幅画作尤为天下奇观。我劝你将这画作藏于风雷之中,以免它化作蛟龙破空而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虞山上三棵古老的桧树,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它们的非凡气质和历史意义。诗中,“道人丹成化鹤去”等句,融合了道教神话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后文通过对古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结尾的“劝君风雷当掩户,恐化蛟龙擘空去”则巧妙地将画作与神话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艺术作品的珍视和对其可能带来的超自然力量的想象。

张渊

明浙江归安人,字子静,号梦鹤,改梦坡。出身农家。十四岁为塾师,出所为诗歌以示人,吴兴诗人丘大祐、唐惟勤相顾叹服。为文数千言立就,文章议论,或有慨于心,辄抗声恸哭。卒年五十八。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