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枯林上人墨兰四首

· 刘崧
杜若䕷芜忽已残,西风泽国故多兰。 閒来竹底拾翠羽,月下不知清露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杜若(dù ruò):一种香草,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子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
  • 䕷芜(mí wú):一种香草名,其叶风干后可做香料。
  • 泽国:多水的地区;水乡。
  • 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

翻译

杜若和䕷芜忽然间已经凋零残败,在西风吹拂的水乡中原本就有许多兰花。 闲暇时在竹林底下捡拾翠鸟的羽毛,在月光下竟不知清寒的露水已经降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若、䕷芜的凋零和泽国多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自然变化的氛围。诗中的“閒来竹底拾翠羽”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而“月下不知清露寒”则在宁静的意境中透露出一丝清冷。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以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的感慨。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