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山居杂兴六首

· 刘崧
山上一茆屋,知是何人居。 时时白云中,閒读古人书。 古人去已远,言论乃有馀。 清风飒然至,佳木周四除。 蒿卧以终日,不知庭户虚。 斯人可相见,此乐当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茆(máo)屋:茅屋。
  • 閒(xián):同“闲”,悠闲。
  • 飒(sà)然:形容风声。

翻译

山上有一座茅屋,不知是谁居住在那里。 常常在白云之中,悠闲地阅读着古人的书籍。 古人已经远去很久了,但他们的言论却流传下来不少。 清风吹飒然而至,美好的树木环绕着四周。 整天像蒿草一般躺着,不知道庭院门户的空旷。 不知是否可以见到这样的人,这种快乐又会是怎样的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居环境和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中的茅屋在山上,居者在白云中读书,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提及古人虽已远去,但他们的言论仍有价值,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清风佳木的描写,增添了环境的美好与宁静。最后,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可能见到这样的人的期待,表达了对这种闲适之乐的憧憬。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受。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