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亭萧氏园池杂兴次韵四首

· 刘崧
竹底雏莺尽日啼,水风凉动小池西。 麝香眠起残花落,蛱蝶飞来碧草齐。 二水风鸣湘佩合,三山云压楚鬟低。 冰盘宴客晴阴里,次第诗成石上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雏莺(chú yīng):幼小的莺鸟。
  • 麝香:这里指麝鹿,可能指其像麝鹿一样的睡眠姿态或与麝鹿有关的意象,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蛱蝶(jiá dié):蝴蝶的一种。
  • 湘佩:湘妃的佩饰,这里可能指代湘水的音韵或某种与湘水有关的意象。
  • 楚鬟(huán):楚地女子的发髻,此处可用来形容山的形态。

翻译

竹林底下的幼莺整天在啼叫,池水西边凉风阵阵吹动水波。像麝鹿般睡起的地方残花飘落,蛱蝶飞舞而来,碧绿的草长得很整齐。两条水流风声鸣响如湘妃的佩饰相和,三座山峰的云压低像楚地女子的发髻低垂。在或晴或阴的天气里设冰盘宴请宾客,一首首诗依次写在石头上题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萧氏园池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活动。诗中通过对雏莺啼叫、凉风动水、残花飘落、蛱蝶飞舞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园池的生机与宁静。同时,“二水风鸣湘佩合,三山云压楚鬟低”两句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将水流风声与湘佩的鸣响、山峰云朵与楚鬟的形态相联系,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最后,诗人在晴阴不定的天气中以冰盘宴客,并在石头上题诗,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