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贺大行伯闇

丁年起草自明光,冠尽中原绣虎场。 里选晚同周进士,行人初隶汉司方。 骊珠久以探龙颔,上驷那堪列雁行。 此调世情谈不得,论心唯到酒人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年:男子成丁之年,历代之制不一,泛指壮年。(“丁”读作“dīng”)
  • 明光:汉宫名,这里借指朝廷。
  • 绣虎:指擅长诗文、词藻华丽的人。
  • 里选:古代地方官吏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 行人:使者的通称,这里指官职。
  • 司方:主管四方之事的官。
  • 骊珠:珍贵的宝珠,比喻杰出的才华。
  • 龙颔:骊龙的下巴,传说骊龙颔下有宝珠,须等其睡着后才能探取,比喻可贵难得之物。
  • 上驷:上等马,比喻良才。
  • 雁行:排列整齐而有次序,这里指同等的行列。

翻译

在壮年时于朝廷起草文书,在中原地区成为才华横溢的人。通过地方选拔,晚点与周代的进士相同,最初担任使者,隶属于汉代主管四方之事的官署。才华出众,如同从骊龙颔下探得宝珠那般珍贵,这样的良才怎堪与一般人排列在同等行列呢。这种情况在世间人情中难以谈论,若要谈论内心感受,唯有在酒友身旁才能畅所欲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伯闇的贺诗,表达了对伯闇的赞美和对世事的一些感慨。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伯闇壮年时在朝廷展现出的杰出才能,“丁年起草自明光”表现出其早年的辉煌,“冠尽中原绣虎场”则强调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横溢。接下来的两句叙述了伯闇的仕途经历,通过“里选晚同周进士,行人初隶汉司方”,说明他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还是获得了一定的职位。“骊珠久以探龙颔,上驷那堪列雁行”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伯闇的卓越才能,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不应被埋没在平凡之中。最后两句“此调世情谈不得,论心唯到酒人傍”,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真心交流的渴望,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畅所欲言、谈论内心感受的,只有在酒友身旁才能实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伯闇的赞美和对世情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