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内

纨扇閒题寄所思,不因儿女问归期。 穷来久客愁偏切,梦里还家醒自疑。 即使春光如泡电,不教丝鬓负蛾眉。 黄金散尽谁颜色,憔悴唯堪报汝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纨扇(wán shàn):细绢制成的团扇。
  • 蹉跎(cuō tuó):光阴虚度。
  • 泡电:指如水泡和闪电般短暂易逝。

翻译

手中的纨扇上随意题写着对心上人的思念,不是因为儿女之事才询问归期。 长久在外漂泊,穷困潦倒,忧愁愈发深切,梦中回到家乡,醒来却怀疑是否真实。 即便美好的春光如水泡和闪电般短暂易逝,也不能让时光辜负了自己的青春美貌。 钱财散尽后谁还在意我的容颜,唯有这憔悴的模样可以告知你我的境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妻子的,表达了他在外漂泊的愁苦和对妻子的思念。诗的首句通过写在纨扇上题诗寄相思,表现出作者对妻子的深情。“不因儿女问归期”则强调了这份思念不仅仅是因为家庭琐事,更是出于内心深处的情感。接下来的两句,“穷来久客愁偏切,梦里还家醒自疑”,深刻地描绘了作者穷困潦倒、久居他乡的愁苦心情,以及梦中回家的虚幻与醒来后的迷茫。“即使春光如泡电,不教丝鬓负蛾眉”体现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不愿辜负美好年华的决心。最后一句“黄金散尽谁颜色,憔悴唯堪报汝知”,则表达了作者在外闯荡后钱财散尽的无奈,以及只能以憔悴的面容向妻子倾诉的悲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将作者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