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四章

有狐有狐,出自北门。 匪忧匪虑,虎视狺狺。 岂无孓遗,隔于九阍。 曷其有垣,莫我存也。 有狐有狐,出自熊都。 昊天上帝,宁俾尔殂。 岂无嘉石,畏此简书。 曷其有明,莫我□□。 赫赫奕奕,天子之威。 今我康矣,彼巳氏胡来。 穰穰田野,万国之盈。 今我庶矣,胡山海其有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狺狺(yín yín):犬吠声。
  • 孓(jué)遗:遗留,残存。
  • 九阍(hūn):九天之门,亦指九天,天帝的宫门。
  • 曷(hé):何,什么。
  • 嘉石:有纹理的石头。古代竖立在朝门左边当众的地方,对犯罪较轻者,让其坐在石上示众,并记录他的罪状。后因称有纹理的石头为嘉石。
  • 简书: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
  • 奕奕(yì yì):盛大的样子。
  • 穰穰(ráng ráng):众多的样子。

翻译

有只狐狸,从北门出来。 不忧不愁,像老虎般凶狠地注视着,犬吠声不断。 难道没有残存的人吗?却被阻隔在天帝的宫门之外。 什么时候才能有围墙呢?没有人来保护我啊。 有只狐狸,从熊都出来。 苍天上帝啊,难道就让它作恶死去吗? 难道没有嘉石可以惩处它吗?只是畏惧那文书。 什么时候才能有光明呢?没有人能帮得上我。 显赫盛大啊,那是天子的威严。 如今我安康了,那邪恶之人为何还来? 众多的田野,是万国的丰收。 如今我百姓众多了,为何对山海还要征收赋税呢?

赏析

这首诗以“有狐”起兴,借狐狸的形象来暗喻一些恶人或不好的现象。诗中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人民苦难的忧虑和不满。作者描绘了狐狸的肆无忌惮,以及人们的无奈和期望。同时,也提到了天子的威严,但又对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质疑,如对人民的盘剥等。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