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城霞:赤城山的红霞。赤城,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其山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得名赤城山。
- 楂(zhā):水中木筏。
- 竹箭:用以比喻优秀的人才。
- 舄(xì):鞋子。这里指仙人的步履。
- 勾漏:山名,在今广西北流县东北。道书中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十二洞天,相传为东晋葛洪炼丹之处。
- 砂:指丹砂,古代方士炼丹的原料。
- 太玄经:西汉扬雄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这里借指高深的学问。
- 侯芭:汉代巨鹿人,扬雄的弟子,曾从扬雄学《太玄》《法言》。
翻译
高楼上拥抱着赤城山的红霞,海面上刚停下八月的木筏。 您门下收揽着优秀的人才,县中刚刚栽种的是桃花。 在京城向北望去,仙人的步履频繁出现,到勾漏山往南来不是为了寻求丹砂。 自古以来高深的学问是可以传授的,难道是因为奇字才结识了侯芭。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明府倪公的,诗中通过描绘一些景象和表达一些想法,展现了对倪公的赞美和对一些事理的思考。
首联通过“楼台高拥赤城霞”描绘了壮丽的景象,“海上初停八月楂”则增添了一些动态感。颔联“门下美材收竹箭,县中新种是桃花”,用“竹箭”比喻优秀人才,表明倪公善于招揽人才,而“县中新种是桃花”则可能暗示着县中的新气象或美好景象。颈联“汉京北望频飞舄,勾漏南来不为砂”,“飞舄”的意象可能暗示着对高远志向或超凡境界的追求,“不为砂”则表示并非为了追求世俗的利益,如炼丹求长生等。尾联“自昔太玄经可授,岂因奇字识侯芭”,用扬雄授《太玄经》给侯芭的典故,表达了学问可以传授,真正的师徒关系应该是基于对学问的追求,而不是其他表面的因素。
整首诗意境优美,用典恰当,既表达了对倪公的敬仰和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和学问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