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怀古

· 刘炳
凤凰台倚镇淮东,六代江山指顾中。 晋邸黄旗曾渡马,金陵王气已飞龙。 桥通朱雀连丹阙,巷绕乌衣接紫宫。 王谢堂前双燕子,落花寒食又东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秣(mò)陵:南京的古称。
  • 淮东:指淮河以东地区。
  • 指顾:手指目顾,形容极其迅速。
  • 邸(dǐ):府邸,住宅。
  • 朱雀:朱雀桥。
  • 丹阙(què):红色的宫门。
  • 乌衣:乌衣巷。
  • 紫宫:帝王宫殿。
  • 王谢:指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望族。

翻译

凤凰台高高地耸立在淮河以东,六朝的江山一眼望去尽在掌握之中。

晋代王府的黄旗曾经在此渡马,金陵的帝王之气已经化作飞龙升腾。

朱雀桥连通着红色的宫门,乌衣巷环绕着连接着帝王宫殿。

王谢堂前的那双燕子,在落花纷飞的寒食节里,又迎着东风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秣陵的历史遗迹和沧桑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诗的首联写出凤凰台的位置和气势,以及对六朝江山的概览。颔联通过晋邸黄旗和金陵王气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兴衰。颈联则具体描写了朱雀桥和乌衣巷与宫殿的连接,体现了当时的繁华与辉煌。尾联以王谢堂前的燕子和寒食节的东风作结,寓意着历史的轮回和无常,繁华终究会消逝,只有自然的力量永恒存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秣陵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