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二首

· 刘崧
野战曾无赖,民生遂不支。 仓皇轻反侧,狼藉尚倾危。 夕路豺狼横,春山鸟雀悲。 时时瞻北极,光耀注南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野战:指在野外进行的战争。
  • 无赖:这里指没有道理,无法无天。
  • 不支:无法支撑,难以维持。
  • 仓皇:匆忙而慌张。
  • 反侧:指不安分,叛乱。(“侧”读音:cè)
  • 狼藉:杂乱不堪的样子。
  • 倾危:危险,不安定。
  • 北极:此处指朝廷,中央政权。
  • 光耀:光辉照耀,这里指希望、光明。
  • 南陲:南方边境地区。

翻译

在野外进行的战争毫无道理可言,百姓的生活因此难以维持。人们匆忙慌张,不安分的情况频繁出现,社会杂乱不堪且充满危险。傍晚的道路上有豺狼横行,春天的山上鸟雀也发出悲伤的鸣叫。时时刻刻盼望朝廷能带来光明,照耀南方的边境地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中通过“野战曾无赖,民生遂不支”表达了战争的无理和百姓生活的艰难。“仓皇轻反侧,狼藉尚倾危”形象地写出了社会的混乱和危险的局势。“夕路豺狼横,春山鸟雀悲”以傍晚道路上的豺狼横行和春天山上鸟雀的悲啼,进一步烘托出悲凉的氛围。最后“时时瞻北极,光耀注南陲”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能够带来光明和安定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