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夕有怀

· 刘崧
竹炉瀹茗火初残,苔榭收书露未乾。 频剪烛花知夜久,偶拈酒斝觉春寒。 社前有客锄瓜地,乱后谁家理药栏。 不为閒情愁不寐,爱看明月过林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瀹(yuè)茗:煮茶。
  • 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翻译

在竹炉上煮茶,炉火刚刚熄灭,在长满青苔的台榭上收拾书籍,露水还未干。频繁地剪去烛花,知晓夜已深了,偶尔拿起酒器,感觉到春天的寒意。社日之前有客人在瓜地里锄地,战乱之后不知谁家在整理药栏。不是因为闲情而忧愁得无法入睡,而是喜欢看着明亮的月亮越过林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春夜场景。诗中通过“竹炉瀹茗”“苔榭收书”“频剪烛花”“偶拈酒斝”等细节,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寂寞和冷清。“社前有客锄瓜地,乱后谁家理药栏”两句,通过对比社日前的正常农耕生活和战乱后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不为閒情愁不寐,爱看明月过林端”,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并非为了个人的闲情愁绪而失眠,而是被明月越过林端的美景所吸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细腻,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