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善初草意亭十二韵
注释
- 庶草:众多的草。庶(shù)
- 生意:生机,生命力。
-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这里指刘善初。
- 秉性灵:具有灵性的品性。
- 十全:完美无缺。
- 推药物:推崇药物的作用。
- 图经:附有图画的地理志,这里泛指地理书籍。
- 畦(qí):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 霜芽绀:带着霜的新芽呈现出青红色。绀(gàn),稍微带红的黑色。
- 林团:树木聚集。
- 雾叶:被雾气笼罩的叶子。
- 青:绿色。
- 苍根:苍老的树根。
- 蟠(pán):盘曲,环绕。
- 石罅(xià):石头的缝隙。
- 柔蔓:柔软的藤蔓。
- 络:缠绕。
- 岩扃(jiōng):山洞的门。
- 煖火:温暖的火。煖(nuǎn),同“暖”。
- 时蒸术:时常蒸制白术(一种中药)。术(zhú)
- 长镵(chán):长柄的农具,也可用来挖掘草药。
- 亦斲苓:也砍挖茯苓(一种中药)。斲(zhuó),砍。苓(líng)
- 苏井橘:苏州(古称“苏”)井水中的橘子,味道香甜。
- 楚江萍:传说中的一种水生植物,味道鲜美。
- 饮圣:这里指善于品味的人。
- 谙殊味:熟悉特别的味道。谙(ān),熟悉。
- 传奇:这里指记载奇闻异事的书籍。
- 识异形:认识奇异的形状。
- 远应探北岳:走远了应该去探寻北岳(恒山)。
- 幽合泛南溟:幽静时适合去泛舟南海。
- 辽曼:广阔深远的样子。
- 三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 芳鲜:芳香鲜美。
- 一庭:一个庭院。
- 悬壶:指行医。
- 花底市:在花丛底下做买卖(行医卖药)。
- 捣臼:舂捣药材的器具。
- 竹间棂:竹子之间的窗户。
- 瞑眩(miàn xuàn):指用药后产生的头晕目眩等反应,这里指治愈疾病的过程。
- 怀祛疾:心怀去除疾病的愿望。
- 从容:不慌不忙,沉着。
- 冀引龄:希望延长寿命。
翻译
众多的草蕴含着生机,品德高尚的人秉性灵动。完美的医术推崇药物,千古以来人们重视地理书籍。田园中的菜畦掩盖着带霜的青红色新芽,树木聚集,被雾气笼罩的叶子呈现出青色。苍老的树根盘曲在石头的缝隙间,柔软的藤蔓缠绕着山洞的门。温暖的火时常蒸制白术,长柄的镵也用来砍挖茯苓。香气飘浮,如同苏州井水中的橘子那般香甜,甘甜的程度绝不亚于楚江中的萍草。善于品味的人熟悉特别的味道,从记载奇闻异事的书中认识奇异的形状。走远了应该去探寻北岳恒山,幽静时适合去泛舟南海。广阔深远如同海上的仙山,一个庭院中充满了芳香鲜美。在花丛底下行医卖药,在竹子之间的窗户旁舂捣药材。用药后头晕目眩,怀着去除疾病的愿望,沉着地希望能延长寿命。早早地缓解百姓病重的困苦,同时也慰藉了客居之人忧愁的心绪。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刘善初的草意亭为主题,描绘了草意亭周围丰富的自然景象和与中医药相关的活动,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医药的关注。诗中用“庶草含生意,高人秉性灵”开篇,将草的生机与高人的灵性相结合,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接下来,通过对畦中的霜芽、林中的雾叶、蟠根、络蔓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草意亭周围的生机勃勃。同时,诗中还提到了蒸术、斲苓、苏井橘、楚江萍等与中医药和美食相关的内容,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饮圣谙殊味,传奇识异形”则表现了对品味和知识的追求。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探北岳、泛南溟,展现了一种广阔的视野和对远方的向往。最后,诗中表达了通过医药去除疾病、延长寿命,缓解百姓疾苦和慰藉客愁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用典自然,是一首富有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刘崧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东园课瓜菜十绝其六 》 —— [ 明 ] 刘崧
- 《 题江天小景 》 —— [ 明 ] 刘崧
- 《 春夜论诗和王子让三首 》 —— [ 明 ] 刘崧
- 《 题墨鹰二首 》 —— [ 明 ] 刘崧
- 《 同礼部主事张孟兼国录萧子所焚香夜坐同赋线香联句二十韵 》 —— [ 明 ] 刘崧
- 《 余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舍弟子彦与家人偕来今经九十馀日矣未知果来否偶灯下独酌有怀怆然援笔题此俟余弟至而共读之时正月二十七日夜也 》 —— [ 明 ] 刘崧
- 《 南门司柝诗赠玉珊克温 》 —— [ 明 ] 刘崧
- 《 题清江钓艇图为与靖赋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