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泊口

· 刘崧
一岸危于削,群山隐似围。 豺狼前日盛,市井近来非。 古屋蓬蒿遍,荒村鸟雀稀。 还闻覆巢日,烈火照天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阑泊口:地名。
  • 危于削:像刀削一样陡峭危险。
  • 豺狼:这里比喻侵略者或盗贼。(豺:chái;狼:láng)

翻译

这里的一处江岸像刀削般陡峭危险,周围的群山隐隐环绕着。前些日子侵略者十分猖獗,集市和街巷近来也变得不同往昔。古老的房屋里遍布着蓬蒿,荒凉的村庄中鸟雀稀少。还听说在鸟巢被倾覆的那一天,烈火照亮了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阑泊口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荒凉、破败的氛围。首联通过描写江岸的陡峭和群山的环绕,展现出该地的地形特征。颔联提到“豺狼前日盛”,暗示了此地曾经遭受过侵略或盗贼的侵扰,导致市井的衰败。颈联进一步描写了古屋被蓬蒿占据,荒村鸟雀稀少的凄凉景象。尾联的“还闻覆巢日,烈火照天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似乎在暗示着曾经发生过的惨烈事件。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对阑泊口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