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长径蓝陂

· 刘崧
行人三五度回溪,乱后人家井灶迷。 苍耳黄蒿无路入,断垣细雨鹁鸠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ēi):池塘湖泊。
  • 苍耳:一种草本植物。
  • (hāo):二年生草本植物。
  • 鹁鸠(bó jiū):鸟名,天将雨时其鸣甚急。

翻译

行人多次渡过回曲的小溪,战乱过后人家的水井炉灶都已迷失不见。苍耳和黄蒿杂乱生长,没有道路可以进入,残断的墙壁在细雨中,只听见鹁鸠的啼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的景象,充满了荒凉和孤寂之感。诗的前两句通过“行人三五度回溪”表现出路途的曲折,以及“乱后人家井灶迷”展现出战后的破败和人们生活的迷茫。后两句进一步描写了环境的荒芜,“苍耳黄蒿无路入”写出了杂草丛生,道路难行,“断垣细雨鹁鸠啼”则以断壁残垣和细雨中鹁鸠的啼叫,烘托出凄凉的氛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战后的惨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