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伐木图

· 刘崧
伐木春山里,千峰复万峰。 蛟龙回别涧,麋鹿引行踪。 风落崇冈桂,云开绝壁松。 怀人咏鸣鸟,欲往愧无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伐木:砍伐树木。
  • 蛟龙: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这里喻指水流。
  • 别涧:其他的山涧。
  • 麋鹿:一种哺乳动物。
  • 崇冈:高峻的山冈。(“冈”,读作“gāng”)
  • 绝壁:陡峭的山壁。

翻译

在春天的山里砍伐树木,这里有无数的山峰。水流在其他山涧中回转,麋鹿引领着人们追寻它们的踪迹。风吹落了高峻山冈上的桂树花朵,云彩散开,露出了陡峭山壁上的松树。我心怀他人,听到鸟鸣声有感而发想要吟咏,想要前往却又不知从何而去,心中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山伐木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生机勃勃。诗中通过“千峰复万峰”描绘出山脉的连绵起伏,“蛟龙回别涧,麋鹿引行踪”则生动地表现了山间水流的湍急和麋鹿的灵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风落崇冈桂,云开绝壁松”两句,细腻地刻画了风动桂落、云开松现的美妙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间的清新与宁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许是对某人的思念,或许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然而却感到无从实现,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惭愧。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将春山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