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邓溪登石盘岭

· 刘崧
沿溪弄潺沄,举首见绝壁。 石脚插白沙,崩崖旧时劈。 始登足轻剽,稍瞰心怵惕。 圆峰覆锜釜,悬涧泻瓴甋。 当时风雨交,云气走霹雳。 兀立苍茫中,隤然欲无敌。 夤缘背前路,陟巘欣后觌。 委蛇冠彤霞,巀嶪挂赤霓。 梯危出深窈,指道转岑寂。 寒葩泫零露,幽翳明的皪。 迂回落陂陀,清晨方踧踖。 乔林杂松槚,玄宇散檐樀。 逝将觐天人,披发调笙笛。 神仙岂在远,尘虑恐未涤。 行歌答清啸,次第记所历。 回风散残雨,列宿光可摘。 群动亦暂休,啼螀在葭荻。 意行得无为,念此增感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潺沄(chán yún):水流缓慢的样子。
  • 怵惕(chù tì):恐惧警惕的样子。
  • 锜釜(qí fǔ):有足的锅。形容山势像锅一样。
  • 瓴甋(líng dì):砖。形容山涧像倒下来的砖一样。
  • 隤然(tuí rán):柔顺的样子,这里指山在苍茫中显得雄伟柔顺。
  • 夤缘(yín yuán):攀援。
  • 陂陀(pō tuó):倾斜不平的样子。
  • 踧踖(cù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 槚(jiǎ):楸树,一种树木。
  • :屋檐。
  • 檐樀(dī):屋檐。
  • 螀(jiāng):一种蝉。

翻译

沿着邓溪前行,水流潺潺流淌。抬头望见陡峭的绝壁。 石头的底部插入白色的沙中,崩塌的山崖像是旧时被劈开的。 刚开始攀登时脚步轻快,稍稍向下俯瞰,心中就感到恐惧警惕。 圆圆的山峰像覆盖着的有足之锅,高悬的山涧如倾泻的砖块。 当时风雨交加,云气中仿佛有闪电奔走。 独自兀立在苍茫之中,山势雄伟柔顺,似乎无敌一般。 攀援着前行,沿着前面的路背向攀登,登上山峰后欣然看到后面的景色。 山峰蜿蜒,顶上被红霞映照,高峻的山峰上挂着红色的霓虹。 沿着危险的梯子走出幽深的地方,所指的道路转向寂静的地方。 寒冷的花朵上闪烁着晶莹的露水,幽暗的地方明亮而清晰。 迂回地走在倾斜不平的路上,清晨时才显得有些恭敬不安。 高大的树林中混杂着松树和楸树,深邃的屋宇中散布着屋檐。 我想要去拜见天上的仙人,披散着头发吹奏笙笛。 神仙难道很远吗?只怕是自己内心的尘虑尚未洗净。 边走边唱,以高声呼啸来回应,依次记录所经历的事情。 回风吹散了残留的雨水,群星闪耀仿佛可以摘取。 万物的活动也暂时停歇,只有蝉在芦苇荻草中鸣叫。 随心所欲地前行,心中思考着这一切,增添了许多感慨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邓溪登石盘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溪流、绝壁、山峰、山涧、风雨、云气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石盘岭的雄伟险峻和神秘美丽。诗人在攀登过程中,心情也随之变化,从开始的轻快到稍瞰时的怵惕,再到登上山峰后的欣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尘虑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示。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