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日亭眺望

孤山檗菒海上来,扶桑日拥金银台。洪涛拍天杳无极,黄木湾头绕几回。 千峰万岭凝云雾,何年驱石秦皇路。北望昆崙帝子之朝升,西接罗浮仙人之夜度。 海上徐生去不还,徒令伯迹满空山。气雄直探鼋鼍窟,势巨遥凌虎豹关。 閒来眺望空复尔,碧琅苍翠参差起。折若木之华,揖江滨之珥。 古道蓬莱清且浅,乾坤巨镇皆如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檗菒(bò gǎo):形容树木高大。
  •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传说太阳从这里升起。
  • (yǎo):遥远,深远。
  • 昆崙(kūn lún):昆仑山,在中国神话中具有重要地位。
  • 帝子:指天帝的子女。
  • 鼋鼍(yuán tuó):大鳖和扬子鳄。

翻译

雄伟的孤山如檗菒般从海上矗立而起,太阳从扶桑升起,拥抱着金银台般的光芒。汹涌的波涛拍打着天空,无边无际,在黄木湾头环绕了几回。 千峰万岭凝结着云雾,不知何年才能开辟像秦皇路那样的道路。向北望去,仿佛看到昆仑山上帝子清晨飞升,向西连接着罗浮山,仙人在夜间度过。 海上的徐生一去不返,只留下了空空的遗迹布满空山。气势雄伟,径直探索鼋鼍的洞穴,势力巨大,远远凌驾于虎豹关之上。 闲暇时来此眺望,也不过如此,碧绿的树木苍翠起伏。折下若木的花朵,向江滨的珠玉作揖。 古老的道路通往蓬莱,清澈且浅近,天地间的巨大山镇都是如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浴日亭及周围的壮丽景色,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宏伟气势。诗中通过对孤山、扶桑、洪涛、云雾、山峰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和神秘。同时,诗人提及秦皇路、帝子、仙人等,增添了历史和神话的韵味。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富有表现力,如“孤山檗菒海上来,扶桑日拥金银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整首诗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又蕴含了对历史和神话的思考,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