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制府陈公以书牍见遗赋谢
注释
- 大司马:官名,明清时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 制府陈公:制府,指总督,这里指陈姓总督。
- 书牍(dú):书信。
- 遗(wèi):给予,馈赠。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 蓬生:形容房屋长久无人居住,荒草丛生。
- 蒋公堂:泛指名人的堂屋。此处借指自己的居所。
- 宁知:怎知。
- 扬子宅:扬雄的住所,借指作者自己的家。
- 雀罗:捕鸟的网,这里指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 八垓(gāi):八方的界限,泛指天下。
- 蝌蚪:指蝌蚪文。
- 苍颉(jié):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
- 挥毫:指写字或作画。
- 讵(jù):岂,怎。
- 邯郸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 太史:史官。
-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含贬义。
- 鞭弭(mǐ):马鞭和弓。
- 属伐兴:指战争兴起。
- 维扬:扬州的古称。
- 司马:官名,这里指陈公的官职。
- 大中氶(chéng):可能是一种官职或尊称,具体含义不太明确。
- 班嗣:班固的从弟,以学识渊博闻名。
- 家学:家中世代相传的学问。
- 建牙:古代出师前树立军旗。
- 大纛(dào):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 茆(máo):同“茅”,茅草。
- 酒牛:以酒和牛犒劳军队。
- 幕:营帐。
- 飨(xiǎng):用酒食招待。
- 材官:武卒或低级武官。
- 缝掖布衣:指读书人。
- 折节:降低自己身份。
- 娥眉:美女,这里借指有才学的人。
- 九阍(hūn):九天之门,也指朝廷。
- 五湖:泛指江湖。
- 赐环:古代放逐之臣,遇赦召还。
- 股肱(gōng)臣: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
- 狂言屘屘(mǎn mǎn):狂妄的话。
-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礼物或美好的诗文。
- 白狼山:山名。
- 夜光虹:夜晚发光的彩虹,这里可能象征祥瑞或非凡的景象。
- 呼鸾:呼唤鸾鸟,比喻召唤人才或追求美好事物。
- 长缄(jiān):长长的书信。
- 岭鸿:从山岭飞过的鸿雁,可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翻译
春风吹拂的正月里李花洁白绽放,竹径茅檐旁的草已长到一尺高。 我这房屋如蓬草生长般自掩荒凉,尘土满积怎知这如扬子宅般的地方。 门可罗雀的门外不知谁会来访,如飞涛般的双鲤带来了您的书信。 打开书信如披云雾见雪色,恍惚间如游龙遍及天下。 蝌蚪文想穷尽苍颉创造文字的智慧,挥笔写字岂能仿效邯郸学步之人。 太史的名声流传万古之中,我这迂腐的书生何必苦苦追寻章句。 如今战争兴起,马鞭和弓应属征伐之用,扬州的大司马陈公您是忠诚的大臣。 您的家族世受皇恩,传承家学,您的文赋风采千秋万代可与广陵相接。 自从您来到南粤担任总督,出师前树立军旗,那大旗在茅草屋前格外显眼。 用酒和牛犒劳营帐中的低级武官,对读书人您也降低身份,以礼相待。 有才学的人原本就会遭人嫉妒,如宫女被妒,天高地远那能叩开朝廷之门。 于是拂衣而去,走向江湖,希望如被放逐之臣遇赦召还,成为朝廷的得力重臣。 我说的狂妄话语不值一提,您却说我欧生是可以交谈的人。 您投桃报我以琼瑶般珍贵的书信,让我这如枯骨般的人重新燃起希望,就在于此一举。 白狼山下出现夜晚发光的彩虹,在呼鸾道上我未能相随。 相对舞剑挥笔书写短句,向北面寄去长长的书信托付给山岭飞过的鸿雁。
赏析
这首诗是欧必元对大司马制府陈公赠书的答谢之作。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己居所的荒凉,表现出一种寂寥的氛围。随后,收到陈公的书信,诗人感到如拨开云雾般的欣喜。诗中表达了对文字、学问的看法,以及对陈公的赞扬。认为陈公不仅有军事才能,还重视文化传承,对部下和读书人都以礼相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意象,如蓬生、蒋公堂、扬子宅、雀罗、蝌蚪文、苍颉、太史、腐儒、鞭弭、维扬、班嗣、建牙、大纛、酒牛、缝掖布衣、娥眉、九阍、五湖、赐环、股肱臣、白狼山、夜光虹、呼鸾、岭鸿等,使诗歌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陈公的感激之情,又展现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