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黄伯舆招同关少璋梁羲年族叔原兰族兄羽仲从弟子敬赏玉兰花席上赋玉兰歌

柏叶椒花次第开,酒徒词客如云来。主人盘盛白玉馔,五色金丝斗胜裁。 中有玉兰花似雪,迎风含态姿超绝。轻盈似带三湘云,微漾疑窥五夜月。 平生不入里人筵,今日醉君酒十千。皓齿红颜不足羡,白衣苍狗殊堪怜。 莫嗟世界易陷缺,莫笑法轮易旋转。人生何必论兴衰,天地能禁几寒暖。 玉兰朝开绚綵霞,无奈东风三月斜。尊中有酒不能醉,呜呼,不见玉兰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元宵节。
  • 酒徒词客:指喜欢饮酒作赋的人。
  • 馔(zhuàn):饮食,吃喝。
  • 斗胜裁:形容菜肴制作精美,像比赛获胜的作品一样。
  • 綵霞:彩色的云霞。
  • 嗟(jiē):叹息。

翻译

柏叶和椒花依次开放,酒徒和词客像云一样纷纷前来。主人用盘子盛放着白玉般的美食,那五色金丝的菜肴如同比赛获胜的作品般精致。

其中有玉兰花洁白似雪,迎着风饱含姿态,超尘绝俗。它轻盈的姿态似带着三湘的云烟,微微荡漾的样子让人怀疑是在窥探五夜的明月。

我平生不常参加普通人的筵席,今天却为您沉醉,喝了美酒无数。洁白的牙齿和红润的容颜不值得羡慕,世事变化无常才让人感到可怜。

不要叹息世界容易出现缺陷,不要嘲笑法轮容易转动。人生何必去谈论兴衰,天地之间又能经受住几次寒冷和温暖的变化呢。

玉兰花在早晨开放,绚烂如彩色的云霞,无奈东风在三月吹斜了它。酒杯中有酒却不能尽情沉醉,唉,已经看不见玉兰花了。

赏析

这首诗以元宵节的宴会为背景,描绘了宴会上的美食和美丽的玉兰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兴衰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宴会的热闹场景和玉兰花的美丽姿态,“中有玉兰花似雪,迎风含态姿超绝”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玉兰花的洁白和超尘脱俗的气质。后半部分则从对景物的描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何必论兴衰,天地能禁几寒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化的一种豁达态度。最后,诗人以“尊中有酒不能醉,呜呼,不见玉兰花”结尾,流露出对玉兰花凋谢的惋惜之情,也进一步强化了世事无常的主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和人生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