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部公挽章四首

逍遥八十丈人翁,东观谈经擅汉宫。 自昔迂狂辞水部,遂令疏懒绝山公。 广陵涛涌声犹壮,廷尉罗张客尽空。 一代风云虽遇合,遗书犹在茂陵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部:官署名,掌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等事。
  • 东观: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为藏书、校书、著述的地方。
  • :专长,善于。
  • 迂狂:迂阔狂妄。
  • 水部:指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 疏懒: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 山公:指晋山涛,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
  • 广陵涛:汉代枚乘《七发》记载,广陵(今江苏扬州)有曲江观涛的盛事。这里借指气势磅礴的景象。
  •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
  • 罗张:罗列张开,此处指廷尉抓捕人时的情景。

翻译

八十岁的老者逍遥自在,曾在汉宫的东观谈论经学,擅长此道。往昔他以迂阔狂妄的姿态辞别工部,从此变得疏懒,不再像山涛那样积极入世。广陵的波涛汹涌,声音依旧雄壮,而廷尉抓捕人时,宾客都已散去。这一代人虽曾风云际会,但他留下的遗书依然存放在茂陵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对虞部公的挽章,通过对他的生平事迹和特点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敬意。诗中提到虞部公在东观谈经,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说他辞水部后疏懒,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广陵涛涌的描写增添了一种壮阔的氛围;廷尉罗张客尽空则暗示了世事的无常。最后提到他的遗书留在茂陵中,象征着他的思想和智慧得以留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用典恰当,既展现了虞部公的形象,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