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同可之肇庆

· 刘崧
端州萧幕府,五十老能文。 命秩乡人羡,诗名朝士闻。 石门明夜雪,铜鼓暗春云。 暂尔鲲鹏运,终然鹓鹭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端”读作“duān”)
  • 幕府: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后也泛指衙署。
  • 命秩:犹官爵。
  • 乡人:同乡的人。
  • 朝士:朝廷之士,泛称中央官员。
  • 石门:地名。
  • 铜鼓:一种打击乐器,此处可能指与铜鼓有关的地方或文化象征。
  •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后用以比喻志向高远、奋发有为的人。(“鲲”读作“kūn”,“鹏”读作“péng”)
  • 鹓鹭:鹓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鹓”读作“yuān”)

翻译

肇庆的萧幕府,年已五十却擅长写文章。 他的官爵让同乡人羡慕,诗名也被朝中官员听闻。 石门在明亮的夜雪中,铜鼓在暗沉的春云中。 暂时像鲲鹏那样展翅高飞,最终会成为朝班有序的官员中的一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萧同可去肇庆时所作。诗中对萧同可的文学才华和官爵地位进行了赞扬。首联描述了萧同可的年龄和文学能力,颔联则强调了他的名声在外,受到同乡人和朝中官员的认可。颈联通过描绘石门的夜雪和铜鼓的春云,营造出一种富有意境的氛围。尾联表达了对萧同可前途的美好祝愿,认为他虽暂时如鲲鹏般高飞,但最终会成为朝廷中秩序井然的官员之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仕途的一种积极态度。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