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石图

· 刘崧
为爱筼筜竹,苍苔节节封。 低枝兼雨重,密叶与烟浓。 丹穴终栖凤,沧溟未化龙。 几时裁紫玉,吹上白云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筼筜(yún dāng):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
  • 丹穴:传说中的山名,是凤凰的栖息地。
  • 沧溟:大海。

翻译

因为喜爱筼筜竹,它的竹节上都封满了苍绿色的苔藓。低垂的竹枝被雨水打得沉甸甸的,茂密的竹叶与烟雾一样浓密。在那丹穴之山,终究会有凤凰来栖息,可这茫茫大海中,竹子还未能化身为龙。什么时候才能将这竹子制成紫玉笛,吹奏的乐曲飘上那白云环绕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竹石展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和特点。首联表达了诗人对筼筜竹的喜爱之情,苔藓封满竹节,增添了竹子的沧桑与古朴之感。颔联通过描写低枝受雨和密叶如烟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竹子的繁茂与生机。颈联则运用了神话传说,以丹穴栖凤暗示竹子的高贵,以沧溟未化龙表达竹子尚未达到最高境界,富有深意。尾联则展开想象,希望将竹子制成紫玉笛,吹上白云峰,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的美好期望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竹子的形象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