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太守叔鸣入觐

倾盖无何又别筵,行尘望断似登仙。 九重日月三阳近,万里朝宗五马先。 有喜天颜瞻咫尺,无聊民瘼赖旬宣。 江湖放浪仍迂拙,击壤遥陪祝万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倾盖:中途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斜。指初次相逢或订交。(“倾”读作“qīng”)
  • 无何:不久,很短时间之后。
  • 行尘:行走时扬起的尘埃。
  • 望断:向远处望直至看不见。
  • 登仙: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 九重:指帝王居住的地方。
  • 日月:借指帝王。
  • 三阳: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称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
  • 朝宗:本来指诸侯朝见天子,这里借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 五马:太守的代称。(“守”读作“shǒu”)
  • 天颜:天子的容颜。
  • :往上或往前看。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民瘼(mò):民众的疾苦。
  • 旬宣:周遍宣示。指巡抚各地,宣扬德教,抚慰民众。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指歌颂太平盛世。

翻译

没多久才初次相逢,很快又设下送别筵席,望着你离去扬起的尘埃,仿佛你要直上青云般高升。 那皇宫中的帝王就如正月的暖阳般和煦,你作为太守率先踏上万里入朝的路途。 天子龙颜大悦,近在咫尺,让人欢喜,而那些百姓的疾苦,还需靠你到任后去周遍宣示抚慰。 我在江湖间放纵自在却仍显迂拙,只能在远方以歌颂太平盛世来遥相陪伴,祝愿这太平盛世万年长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潘希曾为送赵太守叔鸣入朝觐见而作。诗的首联通过“倾盖”和“别筵”,表现出与赵太守相识不久又要分别的情景,“行尘望断似登仙”则形象地描绘出赵太守离去的情景以及对他前程的美好祝愿。颔联写朝廷的威严和赵太守入朝的重要性,“九重日月三阳近”强调了帝王的权威和温暖,“万里朝宗五马先”则突出了赵太守作为地方官员的重要职责和先行的使命感。颈联表达了对赵太守能得到天子赏识的期待,以及对他能解决民众疾苦的期望。尾联中诗人自谦自己在江湖间的放浪和迂拙,同时通过“击壤遥陪祝万年”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歌颂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送别之情,又蕴含了对赵太守的期望和对国家的祝福。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