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表兄严允升留别暂归兴国寓所因促其还乡云

· 刘崧
童稚亲情我与君,中年飘散忽如云。 故园骨肉今谁在,异县山川此路分。 月落雁鸿犹顾影,天寒乌鹊漫呼群。 白头相望珠林下,夜雨茅堂忆共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童稚:(tóng zhì)儿童,小孩。
  • 飘散:分散,散开。
  •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 骨肉:指亲人。
  • 异县:指外地,他乡。
  • 顾影:自顾其影,有孤独、失落之意。
  • 乌鹊:指乌鸦和喜鹊。
  • 珠林:美好的树林,常用于指佛寺。

翻译

小时候的亲情连接着我和你,到了中年我们却如云朵般分散飘零。 如今故乡的亲人们还有谁在呢,在这他乡的山川之间我们就此分别。 月亮落下,大雁和鸿雁还在顾影自怜,天气寒冷,乌鸦和喜鹊胡乱地呼喊着同伴。 我们都已白发苍苍,在这美好的树林下相互守望,在这夜雨的茅屋中回忆着曾经一起听闻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与表兄之间的亲情和分别之苦。首联通过回忆童年的亲情,与中年的分别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颔联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在异乡分别的无奈。颈联以月落雁鸿顾影和天寒乌鹊呼群的景象,烘托出孤独和凄凉的氛围。尾联中诗人和表兄在珠林下相望,回忆着曾经在夜雨茅堂中共同的经历,体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亲情的渴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