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懋临所画平远图有左炼师题诗其上因赋此继之
花岛茅亭带寂寥,松门石径转岧峣。
何年流水出山口,长日白云横树腰。
杨子池前曾洗墨,左师楼上忆吹箫。
偶从邻屋看题画,独对春天怅望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亭:用茅草搭建的亭子。
- 寂寥:寂静冷清。
- 松门:以松为门,指的是隐士的居所。
-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 岧峣(tiáo yáo):山势高峻的样子。
- 杨子:指杨懋临。
翻译
花岛上的茅草亭子带着几分寂静冷清,松门旁的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山势高峻。不知是哪一年的流水从山口流出,整日里白云横在山腰。在杨懋临的池子前曾洗过墨,在左炼师的楼上回忆起吹箫的情景。偶然从邻居的屋子看到这幅题画,独自对着这春天,心中充满了悠远的惆怅和远望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意境的画面。诗中通过对花岛茅亭、松门石径、流水白云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寂寥的氛围。同时,诗中提到的杨子池前洗墨和左师楼上吹箫,又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和历史感。最后,诗人从邻屋看题画,引发了对春天的怅望,表达了一种悠远的情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悟,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马将军歌 》 —— [ 明 ] 刘崧
- 《 夜宿曾氏馆赋赠子元子硕昆季 》 —— [ 明 ] 刘崧
- 《 子中兄子彦弟同游石龙潭余后至失山路 其二 》 —— [ 明 ] 刘崧
- 《 南门司柝诗赠玉珊克温 》 —— [ 明 ] 刘崧
- 《 题吴教授所藏黄大痴画松江送别图 》 —— [ 明 ] 刘崧
- 《 命童子买酒看后庭晚菊 》 —— [ 明 ] 刘崧
- 《 题胡思斋水禽墨戏四首 》 —— [ 明 ] 刘崧
- 《 题楚地山川图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