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琯(guǎn):古代玉制的律管,用以候气。
- 葭(jiā):初生的芦苇。
- 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
- 震司:古人以八卦中的“震”卦象征东方和春天,主管春天的神灵。
- 木德:古代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解释季节的变化,春属木,称木德。
- 三阳泰:冬去春来,阴气渐消,阳气始生,称三阳开泰。
- 律协:协调音律。
- 条风:东风。
- 鸾辂(lù):天子所乘之车。
- 御苑:帝王的花园。
- 燕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燕子形的钗。
- 宫醅(pēi):宫廷所酿的美酒。
- 文园:指文人的园囿,这里借指文人。
翻译
玉制的律管中吹奏葭灰,以测节气,现在葭灰已经应时飞动。亲手斜着裁剪春帖并写上字。东方之神主宰着木德,现在已是三阳开泰的美好时节,春风协调着音律,天地间的气息也随之一转。回忆起曾经陪着天子乘车前往御苑,头上的燕钗曾是宫廷赏赐,还有那宫廷美酒。我这个文人因多病而早早回归田园,在东风中看着自己两鬓的影子,观赏着野外的梅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玉琯吹葭已应灰”点明立春的到来,接着描述了写春帖的情景,烘托出节日的气氛。“震司木德三阳泰,律协条风一气回”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后面两句回忆往昔在宫廷的生活,与现在因病归田的处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最后一句“鬓影东风看野梅”,以景结情,诗人在东风中观赏野梅,画面富有意境,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立春时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
刘炳的其他作品
- 《 百哀诗 其二 西平沐公 》 —— [ 明 ] 刘炳
- 《 谢惠柑答刘子中 》 —— [ 明 ] 刘炳
- 《 百哀诗 其四十八 王又新 》 —— [ 明 ] 刘炳
- 《 义城十景 其二 花桥钓艇 》 —— [ 明 ] 刘炳
- 《 百哀诗 其六十五 徐叔度 》 —— [ 明 ] 刘炳
- 《 经汝弼叔故馆有感而作呈汝尚叔及彦常弟 》 —— [ 明 ] 刘炳
- 《 京城元夕 》 —— [ 明 ] 刘炳
- 《 云涛兄归窆于分乡界辛未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也 》 —— [ 明 ] 刘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