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梁幼宁冯稚谟潘胤源黎缜之黄元卿梁璘叔何襄武李伯襄伍国开黎君献诸子送游罗浮之作

杖底奇踪物外誇,逢人胜事有丹砂。 香馀葛令岩前草,采罢师雄梦里花。 绕树飞禽常五色,下山明月照千家。 归来社事酬新句,似带峰头片片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幼宁、冯稚谟、潘胤源、黎缜之、黄元卿、梁璘叔、何襄武、李伯襄、伍国开、黎君献:作者的友人,诗中提到这些人一同送作者游罗浮山。
  • 杖底奇踪:指拄着拐杖所经历的奇特踪迹。
  • 物外誇: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夸赞。(誇,同“夸”)
  • 丹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古代道教徒认为其是炼制丹药的重要原料,这里指神奇的事物。
  • 葛令:即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曾在罗浮山炼丹。
  • 师雄:据《龙城录》记载,赵师雄在罗浮山遇见一位淡妆素服的女子,与之共饮,酒醒后发现自己在一棵大梅花树下。
  • 社事: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或庆祝活动,这里指诗友们相聚的活动。

翻译

我拄着拐杖在罗浮山经历了奇特的旅程,这超脱尘世的奇景实在值得夸赞,逢人便说此处的胜景和神奇之事,就如那炼丹的丹砂一般。 山上香氛还萦绕着葛洪炼丹处岩石前的草木,我采摘完如赵师雄梦里那般的梅花。 环绕着树木飞翔的禽鸟常常呈现出五彩的颜色,下山时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千家万户。 归来后在诗友们的相聚活动中酬答新的诗句,这些诗句好似带着罗浮山峰顶那一片片的彩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罗浮山的经历和感受。首联点明诗人在罗浮山的奇妙旅程,以及这里超脱尘世的美景和神奇之事。颔联通过提到葛洪炼丹的遗迹和赵师雄的梦境,增添了罗浮山的神秘色彩和历史文化底蕴。颈联描写了山上的飞禽和下山时的月光,展现出罗浮山的生机与宁静。尾联则写诗人归来后与诗友们相聚,以诗酬答,将诗句比作罗浮山峰顶的彩霞,富有想象力和艺术美感。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的赞美和对诗友之情的珍视。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