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将军督兵思明

阃外遥推上将权,牂牁西下拥楼船。 未陈塞上屯田议,先颂交南奏凯篇。 肘后金符悬日月,崖前铜柱锁蛮烟。 明江一带东流水,清浊谁应辨汉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阃(kǔn)外: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这里指战地。
  • 牂牁(zāng kē):郡名,这里泛指西南地区。
  • 楼船:有楼的大船,多作为战船。
  • 屯田: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
  • 金符:古代谓天赐与人君的符瑞,以为受命之凭证。
  • 铜柱:古代立铜柱以记功。

翻译

在战地之外,遥推赵将军拥有上将的权力,他率领着楼船从牂牁西边出发。还未陈述在边塞上屯田的建议,就先歌颂在交南奏凯的篇章。手肘后的金符如日月般闪耀,崖前的铜柱镇锁住了蛮地的烟雾。明江一带的东流水,哪个人应该分辨这清浊之水,又有谁能辨识这是哪一个汉年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赵将军督兵出征的情景,表现了对赵将军的期望和祝福。诗的首联写赵将军被赋予重任,率领军队出征。颔联中“未陈塞上屯田议,先颂交南奏凯篇”,体现出对赵将军取得胜利的信心和期望。颈联通过“肘后金符悬日月,崖前铜柱锁蛮烟”,描绘了赵将军的权威和战功,突出了他的英勇和威严。尾联“明江一带东流水,清浊谁应辨汉年”,以明江之水的清浊来寓意局势的复杂,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战争胜负的思考。整首诗气势恢宏,意境壮阔,通过对赵将军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将士们的敬仰。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