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昔与孟思鲁参戎事于三衢监司宋公幕府及兵溃得间道还乡遂归休之志故历叙之

· 刘炳
嗟嗟汉燧昔沉耀,横流版荡糜中畿。 鬼母啼烟赤电走,天狗堕地金石飞。 志士勤王涕沾臆,义旆悬云昭白日。 剑击风云向夜悲,楫誓山河仰天泣。 君当少年功节殊,短衣倒骑生马驹。 蛮笺草檄墨惨淡,宝刀斫血腥模糊。 奏凯对花歌窈窕,量沙卧雪宿?毹。 运筹制胜常轻敌,凭轼降城不顾躯。 幕泛碧油陈雅乐,漏残银烛合兵符。 孤军转战经千里,萧条榆塞尘沙起。 秦树关河落日低,汉营鼓角西风里。 婺女妖氛压断墙,严滩杀气连重垒。 羽书援绝斗兵稀,古道行人畏蒺䔧。 霜衔白骨饥乌下,秋入金疮败马嘶。 虞姬帐下将军死,公子门前壮士归。 去国共怜王粲赋,望乡同拟杜陵诗。 壮志无成还故里,城西茅屋苔痕紫。 钩帘听雨更焚香,柱笏看云时隐几。 自信胸澄渤海清,宁怜气与嵩华比。 破浪谁擒北海鳌,穿林学射南山雉。 笑傲行将下泽车,经纶懒取圯桥履。 草荒三径掩衡门,旧事相逢不忍论。 两鬓缁尘销岁月,一双蜡屐信乾坤。 湖上雨晴飞落木,与子登临散幽独。 杖藜出郭踏江沙,一笑寻僧看脩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嗟嗟(jiē jiē):表示感慨、叹息。
  • (suì):古代取火的器具,也有烽火的意思。
  • 中畿(jī):京都附近地区。
  • (pèi):泛指旌旗。
  • (jí):船桨。这里指发誓时的动作。
  • ?毹(qú shū):用毛或其他材料织成的毯子。
  • 婺女:星宿名,代指婺州(今浙江金华一带)。
  • 蒺䔧(jí lí):一种带刺的植物,这里指战争带来的危险和阻碍。

翻译

哎呀!昔日汉朝的烽火已黯淡无光,社会动荡,祸乱弥漫京都附近地区。 恶鬼在烟雾中啼哭,赤色闪电奔走,天狗坠地,金石乱飞(形容局势混乱)。 有志之士为王事操劳,泪水浸湿胸膛,正义的旗帜高悬如云,照耀着白日。 挥剑搏击风云,夜晚为之悲叹,划船发誓山河,仰天哭泣。 您在年少时就功勋卓著,节义非凡,穿着短衣,倒骑着生马驹。 用蛮笺书写草檄,墨色暗淡,宝刀砍杀,鲜血模糊。 胜利后对着鲜花歌唱,舞姿婀娜,量沙卧雪,睡在毛毡上。 谋划策略战胜敌人,常常轻视敌军,靠着车轼降服城池,不顾自身安危。 幕府中飘着碧油,陈列着雅乐,漏壶残尽,银烛下合着兵符。 孤军转战千里,萧条的榆塞,尘沙扬起。 秦地的树木,关河的落日低垂,汉营的鼓角声在西风中响起。 婺州的妖氛压迫着断墙,严滩的杀气连接着重重营垒。 羽书传递的救援断绝,战斗的士兵稀少,古老的道路上行人害怕蒺藜。 秋霜含着白骨,饥饿的乌鸦飞下,秋天进入伤口,受伤的战马嘶鸣。 虞姬帐下的将军战死,公子门前的壮士归来。 离开国都,共同怜悯王粲的赋作,望着故乡,一同拟写杜陵的诗章。 壮志未酬,回到故乡,城西的茅屋,苔藓痕迹发紫。 挂起帘子听着雨声,更加焚烧香薰,拄着笏板看着云彩,时常倚着几案。 自信心中如渤海清澈,岂能怜惜气概与嵩山、华山相比。 想要破浪,谁能擒住北海的大鳌,穿越山林,学习射击南山的野鸡。 笑傲着将要乘坐下泽车,治理国家的才能懒得去取圯桥老人的鞋子。 草丛荒芜,三条小路掩盖着衡门,旧时的事情相逢,不忍心谈论。 两鬓沾染黑色的灰尘,消磨了岁月,一双蜡屐,见证了天地。 湖上雨过天晴,树木飘落,和您一起登高,消散忧愁孤独。 拄着藜杖走出城郭,踏着江沙,一笑之间寻找僧人,观赏修长的竹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动荡以及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了社会的混乱和动荡,表现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描述了主人公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赫赫战功,以及战争中的种种艰难和危险。然而,尽管有过辉煌的战绩,最终却壮志未酬,只能回到故里。诗中通过对战争场景、人物形象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奈。 在艺术上,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如“鬼母啼烟赤电走,天狗堕地金石飞”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战争的残酷与胜利后的欢乐、壮志未酬的遗憾与对故乡的眷恋等,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