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克名挽歌二首

形为我生累,我为此生忧。 追念驱驹隙,聊从秉烛游。 宴会君子室,齐歌杂洛讴。 朱华不可再,零落归山丘。 服食信可误,不如寄蜉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岑克名:人名。
  • 驹隙(jū xì):比喻光阴迅速,像骏马驰过狭小的缝隙。
  • 秉烛游:手持蜡烛在夜间游乐,指及时行乐。
  • 洛讴(luò ōu):洛阳一带的民歌。
  • 朱华:泛指红色的花,这里指美好的时光或青春。
  • 服食:指道家服用丹药以求长生。

翻译

我的身体是我生存的拖累,我也为这一生而忧愁。 追念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姑且暂且持烛夜游及时行乐吧。 在君子的屋室中举行宴会,一起歌唱着混杂着洛阳一带的民歌。 红花不能再次盛开,(美好的事物)凋零后最终归于山丘。 服食丹药以求长生确实是错误的,还不如像蜉蝣那样短暂而快乐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的前两句表达了对人生的忧虑和对身体带来的束缚的无奈。“追念驱驹隙,聊从秉烛游”则体现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以及想要及时行乐的心态。接下来描述了在宴会中歌唱的情景,但随后又意识到美好时光的短暂,如红花的凋零,最终归于山丘。最后两句诗人认为追求长生的服食之法是错误的,不如像蜉蝣一样,虽然生命短暂,却能活得自在。整首诗意境深沉,富有哲理,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