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九首

南尽大海涯,北走邯郸道。 壮士怀四方,一身宁自保。 挥剑沙漠间,千金市騕袅。 红颜能几时,常恐秋露蚤。 努力事明君,葵藿以为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á):水边,泛指边际。
  • 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 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 四方:天下各个地方。
  • :岂,难道。
  • 騕袅(yǎo niǎo):古骏马名。
  • (zǎo):同“早”。
  • 葵藿(kuí huò):葵和藿,均为菜名。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对上赤心趋向。

翻译

向南一直走到大海的边际,向北奔走在去往邯郸的道路上。 豪壮的勇士心怀天下四方,然而自己的一身安危岂能自顾。 在沙漠之间挥舞宝剑,花费千金来购置骏马騕袅。 美好的容颜能够保持多久呢,常常担心秋露早早降临。 努力为圣明的君主效力,将葵藿当作饱腹之物,表示忠心不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南尽大海涯,北走邯郸道”描绘了壮士为追求理想而奔走四方的情景,体现了他们的广阔胸怀和远大志向。“壮士怀四方,一身宁自保”则表达了壮士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对自身安危的一种豁达态度。接下来,“挥剑沙漠间,千金市騕袅”展现了壮士的英勇和豪爽,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充满斗志,不惜重金购置良马。“红颜能几时,常恐秋露蚤”则是对时光易逝、容颜易老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短暂的忧虑。最后两句“努力事明君,葵藿以为饱”,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为明君效力,以忠诚和奉献为精神寄托的愿望。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