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鸿:飞行着的鸿雁,这里可指代书信或远行的人。(“鸿”,读音:hóng)
翻译
眼望着飞翔的鸿雁,手抚着琴弦,十年间的那些清幽之事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谁能料到昨夜我梦到南归,梦中依然身处那云雾缭绕的山和幽静的水边。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诗的前两句通过“目送飞鸿”和“手抚弦”的动作,以及“十年幽事已茫然”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怅惘之情。后两句则着重描写了昨夜的梦境,“南归梦”暗示了诗人对故乡或过去某种美好情境的向往,而“犹在云山野水边”则进一步烘托出梦境的清幽与美好,同时也与前面的“幽事”相呼应,强化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境,将诗人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过沙村闻思庵因记往年孙理问奉参政全公檄命驻兵山中招徕东南之负固者时余客军中留刘君方东所常从孙侯游庵中溪山不殊风尘方张怀念今昔因赋诗柬刘并识余志 》 —— [ 明 ] 刘崧
- 《 闻江上兵退挈家稍出村至三坳岭适从弟懋和亦自蓝田陂归同门久离喜遂复聚 》 —— [ 明 ] 刘崧
- 《 夜宿永古寺与孤峰上人谈诗 》 —— [ 明 ] 刘崧
- 《 早朝七首 》 —— [ 明 ] 刘崧
- 《 答刘诚本寄画 》 —— [ 明 ] 刘崧
- 《 戊子六月喜雨 》 —— [ 明 ] 刘崧
- 《 茌平道中 》 —— [ 明 ] 刘崧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