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观道士出山中酒小饮

丹霄缥缈俯尘寰,万仞天门尚可攀。 海日每悬青嶂外,琪花多在白云间。 悬空挂石连蓬岛,泻溜鸣泉响佩环。 欲就峰头镌名姓,磨崖今日为谁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霄(dān xiāo):绚丽的天空,高空。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 尘寰(chén huán):人世间。
  • (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 天门:此处指高山的门径,形容山势高峻。
  • 青嶂(qīng zhàng):如屏障的青山。
  • 琪花:仙境中玉树之花,这里用以形容山中的奇花异草。
  • 蓬岛:即蓬莱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泻溜:水倾泻而下的样子。

翻译

天空高远,隐隐约约地俯瞰着人世间,那万仞高的天门也是可以攀登的。太阳每天从青翠的山峰外升起,奇异的花草大多生长在白云之间。悬空的石头好似连接着蓬莱仙岛,倾泻而下的泉水流淌声如同玉佩玉环相互撞击的声响。想要在山峰的顶端镌刻下自己的姓名,然而今日又有谁会来把这刻字抹去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清观道士出山中酒小饮时所见到的景象,意境开阔,富有想象力。首联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和天空的高远,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颔联通过描写海日和琪花,展现出山中景色的美丽和神秘。颈联中悬空的石头和泻溜的鸣泉,增添了山水的灵动之美。尾联则表达了一种思考,关于在峰头镌名的想法以及对这种行为的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用词精妙,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同时也蕴含了一些哲学思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