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井

· 刘崧
止饮端州水,犹为凿地谋。 在官真不负,于世果何尤。 光抱一泓月,清涵万古秋。 尘怀思一涤,欲去复迟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州:古地名,今广东肇庆市。(“肇”读音:zhào)
  • :水深而广。(“泓”读音:hóng)

翻译

包拯只喝端州当地的水,(哪怕是当地人打水也)仍是为此要挖井的计谋。他当官确实不愧对自己的职责,对于世间来说他又有什么过错呢?光芒拥抱着这一泓井水,清澈的井水蕴含着万古的秋色。我想要洗涤尘俗的心怀,想要离开却又迟迟逗留。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包公井的吟咏,通过对包公井的描述,赞扬了包拯的清正廉洁。诗的首联提到包拯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问题,谋划凿井,体现了他的为民之心。颔联则强调包拯为官尽责,问心无愧,在世间无可指责。颈联通过描写井水的光芒和清澈,寓意包拯的品德如井水般纯净且影响深远。尾联表达了诗人面对包公井时,希望能借此洗净尘俗之心,同时又被其深深吸引而不忍离去的复杂情感。整首诗以包公井为载体,传达了对包拯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对清正廉洁的追求。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