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祝开美兼示紫眉汋儿
千里或一士,百里或一圣。
何来得斯语,误人如坑阱。
矮夫事观场,笑啼安取正。
大道不择人,有志视所竟。
况负超世姿,襟期互争胜。
历落风烟中,时危气逾盛。
以此话昕夕,千秋良可订。
行行惜分手,转发林皋兴。
进修贵及时,行止则云命。
各言励初心,弗复疑孔孟。
巧拙虽殊方,勉之诚与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士:指优秀的人才。
- 圣:具有极高品德和智慧的人。
- 坑阱(jǐng):陷阱。
- 矮夫:见识短浅的人。
- 观场:观看热闹。
- 襟期:胸怀、抱负。
- 历落:形容参差不齐。这里指经历各种境遇。
- 昕(xīn)夕:早晚。
- 皋(gāo):水边的高地。
翻译
千里之中或许能出一个杰出的人才,百里之地或许能有一个圣人。哪里得来这样的话,简直如同误人的陷阱。见识短浅的人只知道围观凑热闹,他们的笑和哭怎能作为标准呢。大道不会挑选人,有志向的人要看自己努力的结果。何况身负超世的姿态,胸怀和抱负都在互相争胜。在坎坷的风烟中经历,时局危险但气势却更加旺盛。用这些话早晚相谈,美好的前景是可以确定的。走啊走,可惜到了分别的时候,转而引发了对山林水边的兴致。进修贵在抓住时机,行动还是停止就看命运的安排。各自表示要勉励最初的心意,不要再怀疑孔子和孟子的学说。巧与拙虽然方法不同,但努力的关键在于真诚和恭敬。
赏析
这首诗以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人才的出现和人的志向、努力之间的关系。诗的开头批判了那种以地域来衡量人才的观点,强调了人的价值不应受地域限制,而应看个人的努力和志向。中间部分描述了有志向的人在艰难环境中仍然气势旺盛,相互竞争进取的情景。最后,诗人提到分别之时,鼓励人们及时进修,遵循孔孟之道,以真诚和恭敬的态度努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教育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追求进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