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留都:古时王朝迁都后,将旧都留作陪都,诗中指明故都南京。(留:liú 都:dū)
- 太常卿:古代官职名。
- 对越:表示对扬、报答神明的保佑。
- 寅清:恭敬廉正。(寅:yín)
- 疏拙:粗略笨拙,此处指不通世故。
- 将迎:指应酬、交往。
- 龙江:南京的一个地方,诗中当指出发地。
- 凤阙:原指汉代宫阙名,后泛指皇宫、朝廷。
- 曳履(yè lǚ):拖着鞋子,形容轻松或从容的样子。
- 石城:南京的别称。
- 钟阜:指南京的钟山。(阜:fù)
翻译
在南京这留都待了两个月,我身为太常卿,突然接到召令,又要向北行进。心中一直秉持着恭敬廉正,以报答神明的护佑,半辈子不通世故,也很少去应酬交际。在龙江这个地方,风水好适合扬帆起航,前往朝廷,步伐也似星辰下拖着鞋子那般轻松。唯独在明月回首的夜晚,南京的石城和钟阜,总是让我满怀离情别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潘希曾对自己行程和心情的写照。诗的首联交代了自己在南京担任太常卿两个月后,又被召唤北行的事情。颔联表达了自己的品性和处世态度,强调了自己的廉洁正直和不擅应酬。颈联描绘了出发时的情景,龙江的好风水适合开帆,而前往朝廷的步伐也显得轻松,这里或许有对新使命的一定期待。尾联则转折,在明月照耀的夜晚回首,南京的石城和钟阜引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体现出他对南京的留恋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行程、心境和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