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童贰守栗卿之姑苏

十年萍梗事堪嗟,犹喜相逢鬓未华。 州县岂宜清庙器,诗书元自大方家。 黄花暂醉离亭晚,鸿雁同征去路赊。 回首吴江枫落夜,诗成须向故人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梗(píng gěng):比喻行踪如浮萍断梗一样,漂泊不定。
  • 清庙器:比喻可以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 (shē):遥远。

翻译

十年来漂泊不定的事让人感叹,所幸相逢时我们的双鬓还未变白。 州县之地岂是能担当国家重任之人的久留之处,诗书之学原本就出自有大学问的人。 在这离别的傍晚,我们暂且沉醉于黄花之畔,你我如同鸿雁一同踏上那遥远的路程。 回首望向吴江,那枫叶飘落的夜晚,待我诗成之后定会向故人夸赞一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送别童贰守栗卿前往姑苏而作。诗的首联表达了对过去十年漂泊生活的感慨,同时也为与友人相逢且尚未衰老而感到欣慰。颔联则称赞友人的才华和能力,认为州县之地无法完全施展他的才能,而他的诗书造诣源自于深厚的学问根基。颈联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在傍晚的离亭中,借黄花饮酒饯别,而友人也将踏上遥远的征程,如同鸿雁南飞。尾联诗人想象自己在吴江枫落的夜晚创作诗篇,并表示会向故人夸赞自己的作品,其实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以及对重逢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写和对友人的赞美,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