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

早行乘月晚乘风,残暑无烦苦若翁。 万里边关羸马底,一秋光景乱蝉中。 长安北望云何极,衡岳南来雁不通。 独有寸心堪百鍊,乾坤随处是帡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éi):瘦弱。
  • :同“炼”,锻造、锤炼的意思。
  • 帡幪(píng méng):在古代,“帡幪”原指古代称帐幕之类覆盖用的东西。在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养护、庇护。

翻译

早晨趁着月光赶路,晚上则乘着风前行,残留的暑气不会让我这个老头子感到烦恼苦闷。在万里边关的瘦弱马背上,整个秋天的光景都在纷乱的蝉鸣声中度过。向北遥望长安,那里的云层似乎没有尽头,从南面向衡岳望去,连大雁都难以通行。只有这颗坚定的心可以经过百般锤炼,天地之间,无论到哪里都有庇护之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行的经历和感受。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早行的时间和环境,以及诗人对残暑的态度,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心境。接下来两句通过“万里边关”“羸马”“一秋光景”“乱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寂寞、萧瑟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长安北望云何极,衡岳南来雁不通”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身处远方,对故乡和远方的思念与牵挂,以及路途的艰难险阻。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内心,认为只要有一颗坚韧的心,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庇护和安慰。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既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