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候:西方的诸侯,这里指西方的神灵。
- 浮丘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东瞻:向东眺望。
- 石华峰:山峰名。
- 桧(guì)松:桧树和松树。
翻译
向着西方有传说中的仙人浮丘伯,我向东眺望那石华峰。 在山林的阴凉处刚刚停下马,云雾之气已如同乘龙般翻涌。 急骤的雨打湿了山崖山谷,猛烈的风刮过桧树和松树。 两位热情的仙女,赠送给我玉芙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遇雨的情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浪漫的想象。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提及西方的浮丘伯和东方的石华峰,展现出一种广阔的空间感。接下来,“林阴初歇马,云气已乘龙”,描述了在山林停歇时所感受到的云雾变化,富有动态美。“急雨沾崖谷,长风下桧松”,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急风猛的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最后,诗中出现的两位仙女赠玉芙蓉的情节,为整首诗增添了神秘而美好的氛围。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夜梦亡兄中翁以家事相语觉而感泣因追赋二诗以寄予衷 》 —— [ 明 ] 刘崧
- 《 冬日登高远楼为朱子瞻赋 》 —— [ 明 ] 刘崧
- 《 秋日过汶溪义塾承萧国录有诗谨用奉答 》 —— [ 明 ] 刘崧
- 《 七月十一夜宿蓼洲 》 —— [ 明 ] 刘崧
- 《 同旷伯逵登揭氏山雨亭观石上虞太史刻字退池上观鱼而归 》 —— [ 明 ] 刘崧
- 《 题山水画 》 —— [ 明 ] 刘崧
- 《 余留宣溪旷氏几半月于别也承惟宁惟南伯仲率诸客送余江浒停舟赋诗眷眷有留恋之意明日到流江书此寄谢 》 —— [ 明 ] 刘崧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