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三日夜于故帙中获再睹大兄伯中去年六月所寄京字韵七言律诗为之感怆不已因录而追和之以见友于之意
忆昔辞兄谒上京,喜逢四海豁清平。
生成自是君恩重,温饱由来世虑轻。
千里浮萍成浪迹,百年常棣见深情。
伤心寒食仙槎路,清泪何因到祖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帙(zhì):书、画的封套,用布帛制成。
- 谒(yè):拜见。
- 清平:太平。
- 浪迹:到处漂泊,行踪不定。
- 常棣(dì):《诗·小雅》篇名,常棣是郁李树,开花时花朵茂密如云,比喻兄弟关系亲密。
- 仙槎(chá)路: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这里借指兄长去世之事。
- 祖茔(yíng):祖坟。
翻译
回忆往昔我辞别兄长前往京城拜见,欣喜地赶上国家四海太平。 我们能生存下来自是君恩厚重,能够解决温饱也让世间的忧虑变得轻微。 我在千里之外如浮萍般漂泊,这长久的兄弟情就像常棣诗中所写的那般深情。 伤心在这寒食节想到兄长仙逝,我的清泪又怎能流到祖坟那里呢。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起笔,表达了对往昔与兄长一起时国家太平的怀念,以及对君恩让人生存、温饱的感恩之情。接着通过“千里浮萍成浪迹”表现了自己的漂泊之苦,又以“百年常棣见深情”强调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最后在寒食节这个特殊的时节,因兄长的离世而感到无比伤心,“清泪何因到祖茔”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思念和无法亲临祖坟祭奠的悲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兄长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的诸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