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佥宪(qiān xiàn):官名,提刑按察司佥事的别称。
- 浥(yì):湿润。
- 限:阻隔。
- 去津:离去的渡口。
- 同舍客:同居一处的人,这里指同事。
- 维舟:系船停泊。
- 傩鬼(nuó guǐ):驱除疫鬼的仪式。
- 饧(xíng):用麦芽或谷芽熬成的饴糖。
- 灶神:民间祭祀的神祇,传说灶神在小年这天上天禀报一家人的善恶。
翻译
小年夜这天,我站在街头,纷飞的雪花湿润了地上的轻尘。江面上寒冷的云朵,阻隔了离去的渡口。对着美酒,我远远地怀念着一同为官的同事们,我把船系在岸边,却仍感觉自己是个异乡之人。是谁家的村子里敲打着鼓来驱赶疫鬼,又是哪里在制作香饴糖来祭祀灶神呢?明日我将踏上东风吹拂的京城道路,可我这满头的白发,又是为谁而新添的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小年夜作者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描写陌头飞雪和江上寒云,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也暗示了作者行程的艰难和心境的孤独。颔联中,作者借酒怀人,表达了对同舍客的思念以及自己身处异乡的孤寂之感。颈联则通过描写别人家驱傩鬼、祭灶神的情景,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孤独感,因为他自己在异乡,无法真正融入这种节日的欢乐中。尾联作者想到明日将踏上回京的道路,但自己已满头华发,不禁感慨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在小年夜的复杂情感。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和萧汉高归省水东 》 —— [ 明 ] 刘崧
- 《 大赦后一日出京城闻崇庆王太守子启自和州屯所携其佳儿南归喜而有作 》 —— [ 明 ] 刘崧
- 《 过淘金站 》 —— [ 明 ] 刘崧
- 《 寄湛上人 》 —— [ 明 ] 刘崧
- 《 赋青简所送邓宪史南台 》 —— [ 明 ] 刘崧
- 《 和全参政别王照磨至刚 》 —— [ 明 ] 刘崧
- 《 乙巳闰十月十五日闻永新破诸凶就戮无遗喜赋三十二韵 》 —— [ 明 ] 刘崧
- 《 定上人屡约游山不果近承寄示送孙景贤诗未及和答因刘进士仲炯游青原山赋此奉寄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