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木樨(xī):桂花的别称。 斛(hú):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翻译
那茂密的桂树翠绿的枝叶连接成片,看起来郁郁葱葱。在这炎热的夏季,它那浓密的树荫带来一片清凉。桂花自有那浓郁的芳香,似乎多达三万斛。在这样的香气四溢中,又有谁会在月光下特意去观赏它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桂花的茂盛与芳香。诗的前两句通过“连云”“绿团团”“清阴”“九夏寒”等词汇,形象地表现了桂花树枝叶的繁茂以及它所带来的清凉之感。后两句则着重写桂花的香气,“三万斛”的夸张描述,突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生动地展现了桂花的美好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赠全真徐本山当淮兵作时本山负其师以逃凡八遇难皆先几而免转徙千里至赣之兴国与余会于治平观因赠以诗 》 —— [ 明 ] 刘崧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
- 《 春同旷伯逵周叔用徐仲孺登秋屏阁是日闻淮郡有警风沙黯然赋呈万德躬孙伯虞诸君子 》 —— [ 明 ] 刘崧
- 《 夜出罗村 》 —— [ 明 ] 刘崧
- 《 过永和同子永刘宪史游清都观谒苏黄二先生祠 》 —— [ 明 ] 刘崧
- 《 大官供宿膳分韵送友人中书掾 》 —— [ 明 ] 刘崧
- 《 寄周伯宁二首 》 —— [ 明 ] 刘崧
- 《 游金精夜宿桃阁余与郑同夫张灯置酒且饮且吟命田仲颖书之余二人饮益豪吟益奇赵伯友从旁醉卧闻喧笑声忽跃起大呼好句好句仲颖亦时时瞌睡不应罗孟文从旁大笑不已道士姜近竹以继烛不给先退矣迨明缀之得五十韵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