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蛇矛(shé máo):古代兵器,这里指一种类似蛇形的长矛。
- 捎(shāo):此处意为掠过、拂过。
- 暴儿:指强横凶暴之人。
- 岘头(xiàn tóu):山或山岭的前端。
- 踣(bó):跌倒。
翻译
长矛舞动,掠过的烟尘使溪水上空烟雾弥漫,火光闪耀照亮山峰,只听得马的嘶鸣声。强横凶暴的人在半夜攻打平寨,阳村山岭前端的江路宽广。在梦中惊恐逃窜,迷失了方向,东奔西跑,十步之中有九步跌倒在淤泥中受伤。母亲哭喊,女儿哭泣,彼此顾不上对方,在昏暗之中赶着牛进入山里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或动荡的场景,充满了紧张和恐慌的气氛。诗中通过“蛇矛捎云烟满溪,火光照山闻马嘶”的描写,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和紧张。“暴儿夜半打平寨”点明了事件的起因,是强横凶暴之人的攻击。接下来的“梦中惊窜迷东西,十步九踣伤淤泥”和“母号女哭不相顾,冥冥驱牛入山去”,则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战乱中的惊恐和无助,他们在梦中惊醒,慌乱逃窜,甚至顾不得亲人,只能赶着牛进山躲避。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破坏。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岁暮舟中有感 》 —— [ 明 ] 刘崧
- 《 答刘诚本寄赠墨桧色竹二轴 》 —— [ 明 ] 刘崧
- 《 题竹石赠汤子敏 》 —— [ 明 ] 刘崧
- 《 感怀四首寄呈李子翀邓子益 》 —— [ 明 ] 刘崧
- 《 同舒伯源自双溪口度桥登高山望幽谷诸峰赋八绝 》 —— [ 明 ] 刘崧
- 《 题李时小景二首 》 —— [ 明 ] 刘崧
- 《 九日绝句七首依韵奉答许存札教授 》 —— [ 明 ] 刘崧
- 《 出石门滩舟行书所见七首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