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筏(fá):用竹子或木头编的水上交通工具。
- 山棚:为守庄稼而搭的棚子。
- 络(luò):缠绕。
- 涧(jiàn)毛:山涧中的草木。
翻译
溪水乘着竹筏快速地流淌,山上的棚子隐藏在高耸的石头旁。树木的枝条与藤蔓相互交织缠绕,峡谷转弯处浪涛争相呼喊。夜晚的雨水冲洗着山的骨架,秋天的寒霜落在山涧的草木上。如果可以询问桃源的所在之处,那么蓬莱仙海也应当径直去邀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水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的生命力和神秘的氛围。诗中通过“溪筏乘流驶”“山棚隐石高”等描写,展现了山水的动态与静态之美。“树交藤共络,峡转浪争号”则生动地表现了树木与藤蔓的缠绕以及峡谷浪涛的汹涌,富有画面感。“夜雨洗山骨,秋霜落涧毛”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秋雨和秋霜对山水的洗礼,增添了一种清冷的意境。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外桃源和蓬莱仙海的向往,使整首诗在写实的基础上又带有一丝梦幻的色彩。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题唐子华江干幽居图为余子芳赋 》 —— [ 明 ] 刘崧
- 《 经武山下望虎鼻峰爱其峭拔赋诗一首过南溪柬萧鹏举 》 —— [ 明 ] 刘崧
- 《 春同旷伯逵周叔用徐仲孺登秋屏阁是日闻淮郡有警风沙黯然赋呈万德躬孙伯虞诸君子 》 —— [ 明 ] 刘崧
- 《 药湖书所见 》 —— [ 明 ] 刘崧
- 《 十二月十日晚同吟所郭光辈奉陪溪南隐君与其诸郎群从观舍傍蔬畦仍出山后临眺江上周览林麓追念旧游抚余羁怀益深感慕因赋五言近体六诗柬同游诸君亦以识嘉会也 》 —— [ 明 ] 刘崧
- 《 雪夜宿武溪温氏明日赋诗柬存与茂林 》 —— [ 明 ] 刘崧
- 《 题堵郎中画湘汉秋色图 》 —— [ 明 ] 刘崧
- 《 西楼晚兴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