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掾(yuàn):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 文牍:公文书信的总称。
- 鱼梁: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
- 碛(qì):水中沙堆,一说"沙滩"。
翻译
秋霜覆盖的草地上马蹄带着寒意,早晨赶去向上官辞别。 官吏们推崇公文简约,百姓们怀念会期宽松。 河水浅了,捕鱼的设施露出水面,沙地上天气晴朗,雁群栖息的沙滩也变得干燥。 官场中追求高位、荣华富贵的人很多,但像你这样被珍惜和重视才能的情况却很难得。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通过对送别场景和沿途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官场现象的感慨,表达了对李掾的赞赏和惋惜之情。
诗的首联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早晨,李掾前去辞别上官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离别和清冷的基调。颔联从官吏和百姓的角度,分别写出了他们对李掾的看法,表现了李掾的工作得到了一定的认可。颈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浅水中露出的鱼梁和晴沙上干燥的雁碛,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冷清。尾联则将官场中追求高位的人与李掾进行对比,突出了李掾的才能难以得到充分重视的遗憾。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冷,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又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一些思考。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赋玉笥山送杨主簿公望之清江 》 —— [ 明 ] 刘崧
- 《 答刘诚本寄赠墨桧色竹二轴 》 —— [ 明 ] 刘崧
- 《 题溪南幽异图 》 —— [ 明 ] 刘崧
- 《 夜宿雄县东馆会文学李秀士自云尝从游圭斋欧阳文公过临川曾子固清江胡居敬二先辈之门其风流酝藉有足观者于是予去乡七年矣为之慨然明日书此识别 》 —— [ 明 ] 刘崧
- 《 题常棣鹡鸰图短歌为旷伯逵赋 》 —— [ 明 ] 刘崧
- 《 归次杨林 》 —— [ 明 ] 刘崧
- 《 臈月十五日夜徐州洪对月 》 —— [ 明 ] 刘崧
- 《 夏日同欧阳仲元罗子理邓崇志会饮林屋得紫字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