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姜炼师山房有怀赵伯友郑同夫二首

· 刘崧
金精五千仞,之子住石屋。 阴风昼夜寒,猿鸟下檐曲。 暮归斸松苓,朝出采簧竹。 头发乱不梳,容颜美如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精(jīn jīng):道家称西方之气具有金的刚健之性,称“金精”。这里指山的灵气。
  • (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合七八尺。
  • 之子:这个人,指姜炼师。
  • 檐曲:屋檐弯曲处。
  • (zhú):挖。
  • 松苓:松树根上的茯苓,一种菌类植物,可入药。
  • 簧竹:一种可制乐器的竹子。

翻译

这座山蕴含着五千仞高的灵气,姜炼师住在山中的石屋里。 这里阴气寒风日夜寒冷,猿鸟在屋檐弯曲处栖息。 傍晚归来挖掘松苓,早晨出去采摘簧竹。 他头发杂乱也不梳理,容貌却美好得如同刚沐浴过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姜炼师的山房环境以及他的日常生活。首句写山的灵气和姜炼师的住处,表现出其所处环境的独特。“阴风昼夜寒,猿鸟下檐曲”描绘了山房周围阴森寒冷的氛围以及猿鸟栖息的情景,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后面两句描述了姜炼师的日常活动,采药的生活体现了他的质朴和与自然的亲近。最后一句对姜炼师容貌的描写,以“头发乱不梳”的细节反衬出其“容颜美如沐”,突出了他的独特气质。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姜炼师生活的一种想象和描绘。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