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惟善归省豫章

· 刘崧
龙门径里雨如烟,云木苍苍叫杜鹃。 江上客怀悲往日,山中草色记流年。 飞花雪片沾离席,垂柳春阴拂画船。 忽忆钟陵烽火后,湖东水长浸瓜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豫章: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 龙门: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称,具体所指不太明确。
  • 云木:高耸入云的树木。
  • 杜鹃:传说古蜀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此处的杜鹃象征着哀怨、凄凉。
  • 流年:指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
  • 钟陵:古地名,在今江西进贤县。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火。

翻译

在那如龙门径般的地方,细雨如烟般飘洒,高耸入云的树木间,杜鹃鸟声声啼叫。在江上的旅人心怀悲伤,回忆着往日的时光,山中的春草颜色,记录着流逝的岁月。飞舞的花瓣和雪花般的碎片沾湿了离别的筵席,垂柳在春天的阴翳下轻拂着画船。忽然想起钟陵战火过后,湖东的水涨起来,浸没了瓜田。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雨烟中的龙门径、啼叫的杜鹃、江上的客怀、山中的草色、离席上的飞花雪片、垂柳下的画船以及钟陵烽火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忧伤、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伤怀。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如雨如烟的景色、苍苍的云木、悲啼的杜鹃、沾席的飞花雪片、拂船的垂柳春阴等,都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提到的钟陵烽火后的情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具深度和层次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